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干燥天咳嗽总不好?这几个中医理疗方法帮你缓解

2025-10-21 09:50:01 浏览次数:301
字号: + - 14
中医认为,干燥季节咳嗽多与 “燥邪伤肺” 相关,肺喜润恶燥,燥邪侵袭易导致肺津亏虚,出现干咳少痰、喉咙干痒等症状。除居家护理外,通过穴位按摩、艾灸、拔罐等中医理疗方法,可疏通肺经气血、滋润肺津,辅助缓解咳嗽不适,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具体操作方式与注意事项。
一、穴位按摩:便捷操作,日常可做
通过按压特定穴位,能调节肺部功能,缓解咳嗽、咽干等症状,适合日常居家操作,无需专业工具,随时随地可进行。
  1.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 3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约两横指宽度),是肺的背俞穴,能调理肺气、止咳平喘。按摩时可采取坐姿,双手握拳,用指关节或掌心按揉该穴位,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每次按揉 3-5 分钟,每日 1-2 次,按揉后可适当热敷,增强效果。

  1. 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 寸,属于肺经络穴,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边按边揉,每次 1-2 分钟,左右手交替进行,尤其适合咳嗽伴随鼻塞、咽喉不适的人群。

  1. 太渊穴: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是肺经原穴,能补肺益气、止咳化痰。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力度不宜过大,每次 2-3 分钟,每日 2 次,适合干咳无痰、气短乏力的人群。

二、艾灸调理:温通肺经,润燥止咳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可温通肺经气血、滋养肺津,缓解燥邪伤肺引起的咳嗽,尤其适合体质偏寒、咳嗽伴随怕冷的人群,操作时需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1. 推荐穴位:优先选择肺俞穴、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足三里穴(外膝眼下 3 寸,胫骨前肌外缘)。肺俞穴可调理肺部功能,膻中穴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足三里穴可健脾益肺,增强身体抵抗力。

  1. 操作方法:采用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 3-5 厘米,以皮肤感到温热、无灼痛感为宜,每个穴位艾灸 5-10 分钟,至皮肤微微发红即可。艾灸频率为每周 2-3 次,避免频繁艾灸导致上火,艾灸后注意多喝温水,补充身体水分。

三、拔罐疗法:疏通经络,缓解不适
拔罐能通过负压刺激背部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帮助排出肺内燥邪,缓解咳嗽、胸闷等症状,适合咳嗽伴随背部发紧、咽喉干痛的人群,操作时需注意皮肤状况,有破损或过敏者不宜进行。
  1. 推荐部位:主要在背部肺俞穴周围、肩胛区(背部两侧肩胛骨周围)。这些部位对应肺部经络,拔罐可直接作用于肺经相关穴位,疏通经络、缓解不适。

  1. 操作方法:采用留罐法,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用闪火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留罐时间为 5-10 分钟,避免留罐过久导致皮肤起水泡。拔罐频率为每周 1-2 次,拔罐后 24 小时内避免洗澡,防止受凉,若皮肤出现轻微淤血,属于正常现象,几天后可自行消退。

四、中医理疗注意事项
  1. 理疗前需明确自身症状,若咳嗽伴随高热、咳黄痰、痰中带血等情况,可能存在肺部感染,应先就医检查,不可单纯依赖理疗延误病情。

  1. 穴位按摩、艾灸、拔罐均为辅助缓解方法,若咳嗽持续超过 3 天未缓解,或症状加重,需及时结合之前提到的就医方式(拨打咨询电话 17653903120 或前往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武汉路与蒙山北路交汇小朱夏花园沿街 17 号就诊),由专业医生诊断治疗。

  1. 体质偏热、易上火(如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的人群,应减少艾灸、拔罐频率,可优先选择穴位按摩,避免加重上火症状;孕妇、儿童、年老体弱者进行理疗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确保操作安全。

中医理疗注重 “辨证施治”,大家可根据自身症状与体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结合之前提到的居家护理(如补水、调整饮食),多方面缓解干燥天气咳嗽不适。若理疗后症状无改善,及时就医是守护呼吸道健康的关键。


咨询
电话
服务电话:

0539-8616785 (17653903120)手机号同微信

公众号
临沂永辉康复医院公众号